在金融监管趋严与企业业务扩张的双重压力下,关联交易填报已成为企业合规管理的 “必答题”。然而传统人工操作模式下,数据下载繁琐、校验复杂、报送延迟等问题频发,合规风险与人力成本居高不下。达观数据 RPA(机器人流程自动化)凭借 “AI + 自动化” 双引擎,实现关联交易数据自动采集、智能校验与准时报送,以某理财公司为例,其合规报送准时率从 78% 跃升至 100%,彻底破解行业痛点。
关联交易涉及企业与关联方的资金往来、业务合作等核心数据,需按监管要求定期报送详尽报告。但传统人工操作正面临三重困境:
数据处理陷入 “海量陷阱”。随着业务扩张,企业关联方数量激增,交易数据分散于 ERP、CRM、网银等多个系统,格式涵盖合同文本、财务报表、交易流水等十余种类型。某理财公司曾需安排 5 人团队,每日花费 4 小时从 8 个系统手动下载数据,仅格式转换就占总工时的 30%。
合规校验暗藏 “失误风险”。监管部门对报送数据的完整性、准确性要求严苛,人工校验需对照数十项规则逐一核查。某制造企业曾因人工漏填关联交易定价依据,被监管部门责令整改,直接影响企业信用评级。统计显示,人工填报的平均错误率达 8%,其中 70% 源于数据转录失误。
报送时效遭遇 “时间瓶颈”。多数企业需在月末、季末完成报送,人工流程从数据收集到最终提交需 5-7 个工作日。某金融企业曾因财务人员突发请假,导致报送延迟 2 天,产生 5 万元罚款。
达观数据 RPA 融合 NLP、OCR、大模型等 AI 技术,打造 “数据采集 – 处理 – 校验 – 报送” 全流程自动化体系,核心优势体现在三大环节:
达观 RPA 可模拟人类操作逻辑,自动登录财务系统、网银平台、业务数据库等多源系统,按预设规则抓取关联交易数据。针对非结构化数据,其 OCR 技术能精准识别合同扫描件、发票影像中的交易金额、关联方信息等关键字段,识别准确率达 99.2%;NLP 技术则可解析交易条款中的特殊约定,自动归类交易类型。
某国内 500 强光纤电网制造企业,需对接 12 家银行网银与 SAP 财务系统,涉及 128 个账户的关联交易数据下载。达观 RPA 机器人通过 USB Hub 自动切换 U 盾登录网银,每日凌晨 2 点批量下载流水数据,无需财务人员值守,彻底替代原 3 人小组的手动下载工作。
达观 RPA 内置动态校验引擎,可实时匹配监管规则与企业内部政策。例如在关联交易定价校验中,机器人自动比对市场公允价格数据库,若出现偏离阈值的情况,立即触发异常预警并标注原因;针对数据缺失问题,机器人通过知识图谱关联查询历史交易记录,自动补全字段信息。
某金融企业引入达观 RPA 后,机器人在报送前会执行三重校验:先核查关联方名录匹配度,再校验交易金额与发票一致性,最后比对报送格式与监管要求。实施首月即拦截不合规数据 23 条,其中 17 条通过系统自动修正,6 条推送人工处理,数据准确率提升至 100%。
达观 RPA 支持自定义报送时间表,机器人可在截止日前 24 小时自动生成报送文件,经加密处理后上传至监管平台,并同步发送回执至负责人邮箱。若遇系统拥堵,机器人会启动重试机制,间隔 5 分钟自动重新提交,确保报送节点万无一失。
此外,机器人全程留存操作日志,详细记录数据来源、处理节点、操作人员等信息,形成可追溯的合规链条,满足监管审计要求。
该理财公司因业务扩张,关联交易月度报送数据量从 1000 条增至 5000 条,原 5 人团队频繁出现延迟报送问题,2023 年合规抽查中因 3 处数据错误被监管约谈。2024 年引入达观 RPA 后,实现三大突破:
流程效率提升 90%:RPA 机器人每日自动登录 8 个业务系统,1 小时内完成数据采集与整合,替代原团队 4 小时的手工下载工作;校验环节从原 2 天压缩至 30 分钟,通过预配置的 127 项规则自动筛查异常数据。
合规报送零延迟:机器人每月提前 3 天生成报送文件,自动校验无误后提交监管系统,实施至今 10 个月均实现准时报送,准时率达 100%;错误率从 8% 降至 0,顺利通过两次监管专项检查。
人力成本优化 60%:原 5 人填报团队仅保留 1 人负责异常数据复核,其余人员转岗至风险分析等核心岗位,年度人力成本节省 42 万元。
该企业拥有 23 家子公司,关联交易数据分散于 ERP、采购系统、销售平台等 11 个系统,人工填报需先从各系统下载数据,再通过 Excel 手工汇总,每月耗时超 30 小时,且常因系统数据不同步导致错报。
达观 RPA 通过三项定制化改造实现破局:一是开发跨系统数据接口,机器人自动同步 11 个系统的交易数据,每日更新关联交易台账;二是嵌入行业专属校验规则,针对制造企业常见的 “关联方采购定价”“委托加工交易” 等场景设置专项校验模块;三是实现与税务系统联动,自动提取关联交易涉税数据,同步完成报送与税务申报。
实施后成效显著:月度填报时间从 30 小时压缩至 2 小时,数据整合效率提升 80%;连续 6 个月实现监管报送零错误,合规风险显著降低;机器人自动生成的关联交易分析报告,为管理层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持。
达观 RPA 的差异化优势源于 “AI + 自动化” 的深度融合:其自研的智能文档处理(IDP)系统可解析 100 + 种文件格式,知识图谱技术能构建关联方关系网络,实现交易背景的智能溯源;同时支持信创环境适配,满足金融、国企等行业的安全合规要求。
企业引入达观 RPA 通常遵循四步实施法:首先通过需求分析梳理填报流程,识别数据来源、校验规则等关键节点;其次进行流程数字化改造,剔除冗余环节并制定自动化方案;然后分阶段部署机器人,先试点单一子公司或季度报送场景,再横向推广至全集团;最后建立运营监控体系,通过达观控制台实时跟踪机器人运行状态,持续优化流程。
在监管精细化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驱动下,关联交易填报自动化已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。达观数据 RPA 以 “替代人工下载、保障 100% 准时合规” 为核心价值,通过真实案例验证了其在效率提升、风险防控、成本优化上的显著成效。无论是金融企业的高频报送需求,还是制造企业的跨系统数据整合难题,达观 RPA 都能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。
作为荣获 “吴文俊人工智能奖” 的科技企业,达观数据已为数百家大中型企业提供 RPA 服务,覆盖关联交易、税务申报、银企对账等众多场景。选择达观 RPA,就是选择让合规管理更高效、让财务团队更聚焦核心价值创造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