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银行业务发展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大量重复性、机械性工作,使员工无法集中精力于创造性的高价值工作上,RPA(机器人流程自动化)相对于人工进行大量重复操作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。根据某国内头部银行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的RPA+AI的应用成效显示,在核查、录入、咨询等49个中后台场景中应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(RPA)、光学字符识别(OCR)和自然语言处理(NLP)等金融科技技术,替代业务笔数达2723万笔,充分验证了 RPA 在银行的巨大应用价值。
达观 RPA 深度融合银行业务特性,构建覆盖信贷管理、运营分析、财务管理等核心领域的智能化解决方案,以下通过典型业务场景呈现技术赋能成效:
人工操作场景:每月从多个系统导出8张报表,人工归纳3张报表,处理数百万条数据,汇总成Excel文档,每月耗时24小时。
达观RPA操作场景:机器人自动下载报表并处理文件,耗时仅1小时,效率提升24倍。
人工操作场景:每天从多个系统下载报表,汇总成Excel报表并发送给业务经理,每天耗时约220小时。
达观RPA操作场景:机器人自动登录系统,下载报表,按照逻辑规则完成汇总,通过邮件发送给相关人员,每天处理数据仅需30分钟。
人工操作场景:每天从多个系统导出8张报表,处理数据并生成变动说明,每天耗时2小时。
达观RPA操作场景:机器人自动下载报表并处理文档,耗时仅6分钟,准确率从95%提升至100%。
人工操作场景:每月对账一次,需要约3-5天时间完成。
达观RPA操作场景:机器人自动处理一个月的数据,耗时仅3分钟,每年可替代120人天。
达观 RPA 基于低代码开发平台,支持与银行现有核心系统(如信贷管理系统、财务管理系统、支付清算系统等)的无缝对接,无需改造底层架构即可快速部署。系统具备强大的兼容性,可适配 Windows、Linux 等多操作系统环境,同时提供 7×24 小时不间断服务,保障业务连续性。在实际应用中,达观 RPA 可帮助银行实现:
运营效率提升:核心业务流程处理效率平均提升15-25倍
人力成本优化:减少重复性岗位人员配置30%-50%
风险管控升级:关键业务数据准确率提升至99.99%
客户体验优化:服务响应速度提升40%以上,业务处理时效性显著增强
达观RPA在银行业的应用,不仅实现了业务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升级,更通过精准的流程设计和强大的技术支撑,提升了工作效率,优化了资源分配。它使员工能够从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脱出来,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客户服务优化、业务创新等高价值工作中。这不仅有助于银行提升内部管理效率,更能增强市场竞争力,为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,是银行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得力助手。